语文学习需要积累,身为高中三年级党语文分数还是提不上去的你,是否想舍弃了?看来事到现在只能放大招了!今天为你整理了语文应试方案,不要太感动!不过,套路仅限考试啊,想要出口成章,还是应该乖乖多念书哦~ 1、书写 这个不多说了,硬件。先求工整,再求美观。两个高手,答得都对,字差的130,字好的140。你看着办吧。 2、答卷的量 假设本题6分,答卷纸有4行答卷地方。比较理想的应该是: (1)4行你要答4点,而不是3点。由于你没办法保证你写的3点全对,4点更安全; (2)每点答案控制在一行以内,别写到下面一行去,也最好不要空行; (3)每行前面标上序号,明确利落; (4)关键字写在前面,如:拟人。诗人运用拟人修辞 3、时间分配 以2016年的全国卷为例,考试时间2小时30分钟,列出高考考试君的时间安排: (1)现代文阅读:3选择:
15分钟 (2)文言文阅读:3选择2翻译:20分钟 (3)诗歌鉴赏:2简答:20分钟 (4)古诗文默写:6填空:5分钟 以上共计1小时; (5)大阅读:
1多选3简答:25分钟 (6)语言文字运用:5道题:
15分钟 剩下50分钟写作文; (7)作文:50分钟写完作文,剩3分钟左右最为理想。 千万不要在成语病句上费时,平常多做题感受,考试时纠结入门知识是大忌。答完卷还有半个小时?八成是考砸了!瞄准了写,千万不要写串了题号,最好别涂抹,一下也别涂!平常真的别光顾着刷题(除去成语病句系列),没多大用的。 4、按题型来 1.现代文阅读 磨人的小妖精,错误率高,看选项什么都对 / 都错,比较难。 必须要认真一句一句读完,前两题总是是针对某一段的,认真找。 第3题是针对于全文的,要细心。 若是挑错误选项,总结起来无非以下几个方面: ① 背离原文,曲解看法; ② 过于武断,夸大其词; ③ 不明关系,强拉因果; ④ 东拉西扯,张冠李戴; ⑤ 混淆已知和未知; ⑥ 置否为肯,置肯为否; ⑦ 节外生枝,无中生有; ⑧ 主次不分,本末倒置。 2.文言文阅读 必须要把文言文了解!有一句两句意思不懂没关系,必须要把整篇文章的意思了解! 选择题1,加点词讲解不正确的,总是是词性错了。 选择题2,表现人物特点的比较简单。 选择题3,不可以说明,根据(1)题的剖析办法去看。 翻译需要直译,每一个词都翻出来。主语一般是省略的,但要用括号补出来。使动意动要翻译出来。 3.诗歌鉴赏 分点,如何分上文写得非常了解了。 无非是4种题: ① 鉴赏形象(人物形象,景物形象,事物形象): 特点+身份 ② 鉴赏语言(炼字、赏句、语言风格): 字句含义+修辞+表达手法+打造意境+作者感情 ③ 表达方法: A.修辞:比喻、拟人、比拟、对比、夸张、对偶、反复、反问、互文、借代、用典; B.表现手法:起兴、联想、衬托、烘托、抑扬、对比、照应、虚实结合、动静结合、托物言志、借景抒情; ④ 思想内容、看法态度: 问用途的时候,永远坚持的套路来! 4.大阅读 第1题,多选要小心,每一个选项多多少少都有点问题。错的那两个,一个是明显错误的,另一个总是是说得不全或者不准确; 第2、3两道题,6分题主如果总结概括。每题建议答4点,一点一行。 第4题是8分题。看好需要。你如果答3点那是找死! 总是是两部分: 例子: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,邓叔群有什么突出表现?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。(8分)看到没?突出表现一半,理解一半。每部分2-3点。 入门知识和语言运用 除去不要占据超越20分钟时间,没什么好说的。这是记者觉得多做题提升最快的部分。